梵天东土并蒂莲华> 展品>

公告标题

公告信息

梵天东土并蒂莲华

公元400-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大展

时 间 :2016.09.28-2017.01.03 地 点 :午门

  400-700年是中印两国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。在印度,笈多王朝(Gupta Dynasty, 320-6世纪初)是印度历史上少见的统一大王朝时期,其文学、舞蹈、艺术、科技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时期,被称为印度历史上的“黄金时期”。笈多诸王信仰印度教,但并不排斥佛教和耆那教。它继承印度文化传统,创造了印度美术模式和印度的美学理想,其艺术创作成为古典美术的高峰,并形成多个艺术中心。笈多艺术透过丝绸之路进入中亚和中国,通过海路进入东南亚,来到中国,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绘画与雕塑艺术的发展。这是中印两大文明间一次深远的宗教、文化与艺术的互动。   
  在中国,这一时间段属于南北朝至唐初时期,从五胡十六国时代开始,到南北朝格局形成,不同民族登上历史舞台,形成大割据、大融合和文化多样性的纷乱时代,最终走向隋唐大一统。中国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迅猛了发展,与国家政权和世俗信仰的结合日趋深化,与此同时,中国佛教艺术在吸收外来影响的基础上,开始加速本土化的进程,为中国艺术的成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也成为盛唐艺术的先声。 同样在这一时期,中国最著名的三位求法高僧游学印度,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迹,至今仍为两国人民所津津乐道,他们就是东晋法显(334-422年,399-413年访问印度)、唐玄奘(602-664年,625-645访问印度),唐义净(635-713年,671-695访问印度)。他们在笈多王朝与后笈多时期到达印度,他们的游记被西方学者称为“照亮印度历史黑暗”的重要著作。   
  本次展览的展品以中印两国石刻造像为主,以此见证两国人民的长期友好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。

展开

展览展品

拱门构件
董钦造阿弥陀像
菩萨像
佛说法图浮雕
佛立像
查看更多展品

展览全景

下载《故宫展览》App 参与评论
扫码下载APP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