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览展品

第一单元 避世高逸

  远自春秋战国时的《论语》等著作,乃至两汉以来历代官方史书中“逸民”“高士”列传,均不乏对轻视荣辱得失的高士的记载和褒扬。汉魏之际玄学兴起,人物品藻成一时风气,并延展到选才制度、政治伦理、艺术审美乃至生活方式诸方面。存世最早的评述上古隐逸的专著皇甫谧《高士传》应时而生。
  历代高士因历史背景、家世出身、人生经历及个性气质的不同,其隐遁方式与精神内涵也各有差异。有坚不入仕者、殉死前朝者、先仕后隐者、先隐后仕者,甚或以隐待仕者。本单元所选仅是描绘其隐逸状态下言行、风度的画作,其中,“竹林七贤”、“归去来辞”等经典画题还选用了不同时期与风格的作品,以便观者了解其造型、构图及技法的传承、嬗变。

展开

《采薇图》卷

《洗耳图》轴

《人物故事图》卷

《老莱子妻图》页

《於陵仲子图》页

《商山四皓图》轴

《富春高隐图》轴

《六逸图》卷

《聘庞图》轴

《竹林七贤图》卷

《竹林拨阮图》页

我是有底线的哦!

第二单元 晏居幽兴

  魏晋以来,“隐逸”内涵发生了变化,上古时期的寄身岩栖、高蹈绝世,逐渐为“大隐隐于朝、中隐隐于市、小隐隐于野”的观念所替代。历代文人或因科举坎坷,仕进无门;或因朝政跌宕,权利倾轧,故而以退为隐。其中独善其身,隐逸终老者有之,更多的则是于出、处之间游离、浮沉。他们建园幽居,在城市山林中既能享受诸多生活便利,又远离政坛喧嚷,通过著书立说、文会雅集、调琴吟月、莳花品茗、鉴古赏画等活动,怡悦性情、高自标榜。由此,产生了大量描绘这种高雅、精致生活的作品,其中“兰亭修禊”“会昌九老”“西园雅集”等,与相关文学作品一起成为绘画史上历久不衰的经典画题,为历代画家和鉴赏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与审美体验。

展开

《伯牙鼓琴图》卷

《听琴图》轴

明人《渊明故事图》卷

《右军题扇图》轴

《曲水流觞图》卷

《兰亭修禊图并书兰亭序》卷

《古贤诗意图》卷

《琉璃堂人物图》卷(旧题 唐 韩滉 《文苑图》卷)

《会昌九老图》卷

《香山九老图》轴

《西园雅集图》通景屏 (局部)

我是有底线的哦!